勒干虽然一开始不欢迎郝建的到来,现在也不是很欢迎张自力等几个知青的到来,但是能看得出来对于戴着高度近视镜的杨昌年还是很尊重的。
让郝建安排,郝建当然就要好好安排一下了!
郝建直接发动了全村人一起给杨昌年办了一场丰盛的欢迎宴。
大米饭、腊肉和鲜肉、各种罐头、瓶装白酒统统管够!
看得杨昌年一愣一愣的:“郝建,你啥时候买的这些东西啊?我怎么没看见?”
郝建哈哈一笑:“这些吗,都是在勐固镇上买的,你那会儿正睡觉呢……”
“我睡觉?我睡觉的时候不是晚上吗?大晚上的还有卖这些东西的?”
郝建正不知道该怎么遮掩过去,张自力杨广生等人端着大茶缸子走了过来:“郝哥!还得是你啊!这小日子过得,舒服!我们新来的敬你一杯!以后还要多关照!”
郝建也是二两酒下肚,话又开始密了起来,学着他们的蜀省口音说道:“你们几个青沟子娃,到了这里要好好劳动,晓得不嘛?”
几个人笑道:“晓得晓得!请组织放心!来吗,都在酒里个头!”
刚喝完,只听一阵哗啦啦清脆的响声,木果又是盛装走了过来,羞答答的说道:“阿哥,木果跳舞给你看好不好?”
“哎嘿嘿!那必须的啊!跳!我就爱看木果跳舞!”
看到木果这身打扮,所有人都鼓掌欢呼,不用多说,象脚鼓口弦都响了起来给木果伴奏。
木果跳起舞来就没有了羞涩的模样,而是精神焕发热情得好像一团小火苗。
一曲舞罢掌声雷动。
木果又走到郝建跟前说道:“阿妹跳过舞了,阿哥也来唱歌!”
众人又起哄叫好。
郝建也不含糊,借着酒劲儿站起来说道:“今天不唱歌,我给你们唱一段评剧,剧的名字叫《列宁在1918》!”
在场的人面面相觑。
这部电影可谓是家喻户晓了,在那个特殊时期,城里的电影放映员走村串巷的放电影,这部电影可谓是耳熟能详了。
但是评剧是什么东西?这玩意还能用评剧唱?
只见郝建走到了篝火旁,清了清嗓子唱道:“十月革命刚成功,国库紧张粮食空!
我,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!我命瓦西里去弄粮食!
天到这般时分不见回来,你说这是吒儿的嘞?思前想后,叫我放心不下啊呀……”
还没等唱完,众人已经笑得前仰后合了。
“郝哥,这是什么样板戏啊?我怎么从没听过?”杨广生一边擦眼泪一边笑着问道。
“哈哈,郭德纲就是这么唱的……”郝建打了个哈哈。
一直闹到晚上十点来钟,勒干这才站出来说道:“郝建和杨老师一路辛苦了,也该让他们早点休息了!”
众人这才余兴未了的各自回家去了。
勒干显然也没有太欢迎王自力等人,他们的待遇是和郝建刚来时一样的——睡牛棚。
唯一的叫赵佩清的女知青当然不会被这么对待了,她被安排在了一户景颇阿婆家里。
勒干却对杨昌年这种戴眼镜又上了年纪的老知识分子尊崇有加,直接请杨昌年到自己家里暂住。
郝建还是不放心,怕杨昌年在这边住不惯,第二天一大早就跑到了勒干家里。
“阿哥你来啦?吃饭了没有?一起吃点稀饭~”
木果说着也不等郝建回答就给他盛了满满一碗苞米稀饭。
郝建也没气,端着碗挨着杨昌年席地而坐:“怎么样,杨老师,在这边还习惯吧?”
杨昌年长舒了一口气说道:“小郝啊,不怕你笑话,昨天晚上是我这段时间来睡得最踏实的一晚!
我以前为了搞研究也曾经下过村进过山,却都没有这里的大山静逸……”
郝建咳嗽了两声说道:“有没有可能……是因为这里不通电?”
杨昌年哈哈一笑。
在这里他似乎再也不用担心会被批斗、有红卫兵半夜踹开他的家门把他带走关在地下室了。
的确如郝建所说,这里民风淳朴,人们和大山相处得是如此的和谐。
“阿哥!你一会儿教我开铁牛好不好?”木果说道。
“好啊,不过我要先跟杨老师和你阿爸商量点事儿。等一会儿啊!”
“嗯……”木果答应一声。
杨昌年说道:“我要先往寨子周边去走一走转一转,小郝,你陪我看看?”
“我……说实话我来的时间也不长,对这边还真不是很熟悉……”
郝建虽然来了两个多月了,可有多一半时间在四处溜达,他连糯克村的耕地都在哪儿还没搞清楚呢。
勒干说道:“杨老师还是我带你看看吧,你看看,我们这里适合种植洋芋吗?”
杨昌年呵呵一笑说道:“放心吧,虽然我没有来过勐固,但是也走过滇省不少地
第三十一章 欢迎宴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